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

HW10

B94611023 生機二 許惠善
本週我有上課

1.請思考速度與加速度的問題,當一桿以某特定點M等角速度迴轉時,其端點P之速度方向如何? 其加速度方向如何?

由下圖可見,我們取特定點o作為迴轉時:

端點p的速度:

即為vp=ω×r,由內積的結果,其量值為ωr,方向則為切線方向,也就是垂直op這條線的方向。

端點p的加速度:

切線方向上,因為並無角加速度,故其切線方向並無加速度。然而在做迴轉的同時,有一法線加速度是朝內的,an=ω×(ω×r),內積的結果,量值為(ω^2)r,方向則由o朝p方向。






然而,若是今天迴轉的中心不在端點O而是桿上任一點M,我們就要取該點M與P的距離作為新的r',仍然適用於上列分析。 即vp'=ω×r'以及an'=ω×(ω×r')。其結果方向仍然與上述分析相同,唯量值改變。


若該特定點M復以等速水平運動,則同一端點P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變為如何?


端點p的速度:

p受Vo影響,所以Vp=ω×r+Vo,其向量和在圖中所示為咖啡色線段,其水平分量為Vo+ωrcosθ,垂直分量為ωrsinθ

端點p的加速度:

不受Vo影響,an=ω×(ω×r),內積的結果,量值為(ω^2)r,方向則由o朝p方向。

若M點同時也有加速度,則點P會有何變化?

P點的速度:
如前述所分析,不受ao所影響, Vp=ω×r+Vo,其水平分量為Vo+ωrcosθ,垂直分量為ωrsinθ

P點的加速度:
除原先an=ω×(ω×r),然而整個ap要加上ao的加速度,所以ap=ao+an(rad/s^2)的和向量,如下圖粉紅色線段所示。
可分為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。垂直分量=ω^2*rcosα水平分量=ao+ω^2*rsinα


若以此推理四連桿的運動,則點P與Q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與桿一(固定桿)之兩端點之關係如何?與我們前面的作業分析結果有無共通之處?(參看第六章之四連桿機構之運動分析)

本題一開始我想用瞬心的觀念來解,然而後來想到加速度無法用順心的觀念解,故僅先列出瞬心的速度部分。


由圖上可見,若op桿以ω開始運動,則p的速度顯而易見的,速度垂直r1,然而也可知道q點速度必垂直r2。
而瞬心由做圖的方式,由pq兩點做延伸線(因恰分別垂直於r1,r2)而可求得Ic的位置
接著求Vp:因o點以及IC速度皆為零,故Vp=r1*ω1=r1'*ω2
由上式我們可以求得ω2,再以Vq=r2'*ω2解出Vq

但求速度及加速度則必須去求出p、q間的關係。
首先,o及R兩點皆為固定點。所以可列出:
Vp=ω × r1
ap=αx r1+ω×(ω×r1)

其為向量式,內積的結果Vp會垂直r1,然而ap分成兩部分,第一項為切線加速度,故垂直於r1,第二項由向量外積的結果,恰延r1指向o點,量值為ω^2×r1

計算Q點的速度與加速度,較為麻煩,必須考慮pq的相對關係
Vq=Vp+ω2× rq/p
aq= ap+α2x rq/p+ω2× (ω2 × rq/p)

我們必須求出相對於P點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,才可求出Vq及Aq,其分析等同於前述單單op一桿且o點有速度及加速度的分析。故我們求出q相對於p的速度(即ω2× rq/p)及加速度(即α2x rq/p+ω2× (ω2 × rq/p) )後,應再加上p點的速度及加速度才為所求。 (ω2應可用前述瞬心的求法得到Vq再帶回本式求ω2)



設有一運動之曲柄滑塊連桿組合,設滑塊之偏置量為零,且在水平方向移動,
試以此機構之曲桿長度及角度,以及連結桿之長度為輸入項,
利用matlab寫出一程式計算在不同曲柄角度時,六點瞬心之對應位置。
可順便探討六點瞬心與曲柄角間之關係。

本題以drawslidlinks做更改為程式function [values]=drawsldIC(r,th1,th2,sigma,driver)
(僅加入IC部分,原連桿曲趕不做更動,故在此指標住IC部分的註解,並將程式碼更動部分套咖啡色)

程式碼如下:

function [values]=drawsldIC(r,th1,th2,sigma,driver)
%function drawlinks(r,th1,th2,sigma,driver)
%draw the positions of four-bar links
%call f4bar funcion
%r: row vector for four links
%th1: frame angle
%th2: crank angle or couple angle
%sigma: assembly mode
%driver: 0 for crank, 1 for coupler
%
% Example:
% drawsldlinks([1 2 3 4],0,60,1,0)
%clf;
[values b]=sldlink(r,th1,th2,10,0,sigma,driver);
rr=values(:,1)
rr(3)=rr(3)+rr(2);
rx=real(rr);
rx(4)=0;
ry=imag(rr);
ry(4)=0;


if rx(1)>0
theta2=th2;
else
theta2=180-th2;
end;
theta3=-values(3,2);

%瞬心IC13由課本5-22可看出IC13 IC12 IC34組成一三角形
%所以IC13的x座標即為IC34
%y座標則可由值角三角形取底邊*tan(theta2)可得
IC13x=rx(1);
IC13y=rx(1)*tand(theta2);



%瞬心IC24由課本5-22可看出IC13 IC12 IC34組成另一三角形
%所以IC24的x座標即為IC12=0
%y座標則可由值角三角形取底邊*tan(theta3)可得
IC24x=0;
IC24y=rx(1)*tand(theta3);


if b==1 plot([0 rx(1)],[0 0],'k-','LineWidth',4);
%ground line
hold on;
plot([0 rx(1)],[0 ry(1)],'g-','LineWidth',1.5);


if driver==0
plot([0 rx(2)],[0 ry(2)],'b-','LineWidth',1.5);
plot([rx(2) rx(3)],[ry(2) ry(3)],'r-','LineWidth',2);
else
plot([0 rx(2)],[0 ry(2)],'r-','LineWidth',2);
plot([rx(2) rx(3)],[ry(2) ry(3)],'b-','LineWidth',1.5);
end

%原程式碼部分不動,但另外整理標出瞬心的部分

%標出IC13
plot(IC13x,IC13y,'ms');
text(IC13x+1,IC13y,'IC13');

%此部分是在畫出與IC13相關的直角三角形軌跡
plot([rx(1) IC13x],[ry(1) IC13y],'c:','LineWidth',1.5);
plot([rx(2) IC13x],[ry(2) IC13y],'c:','LineWidth',1.5);


%標出IC24
plot(IC24x,IC24y,'ms');
text(IC24x+1,IC24y,'IC24');

%此部分是在畫出與IC24相關的直角三角形軌跡
plot([0 IC24x],[0 IC24y],'c:','LineWidth',1.5);
plot([rx(2) IC24x],[ry(2) IC24y],'c:','LineWidth',1.5);



plot([rx(1) rx(3)],[ry(1) ry(3)],'k-');
plot(rx,ry,'bo');


%IC12與o重合 在此加註
text(0,0,' O IC12');
text(rx(1),ry(1),' R');

%IC23與p重合 IC34與P重合 在此加註
text(rx(2),ry(2),' P IC23');
text(rx(3),ry(3),' Q IC34');
length=max(abs(values(2:3,1)));
len=.20*length;ww=.15*length;
[coords] = sldbox(len,ww,rx(3),ry(3),th1);
plot(coords(:,1),coords(:,2),'r-','LineWidth',2);
[coords] = sldbox(len*3,0,rx(3),ry(3)-ww/2,th1);
plot(coords(:,1),coords(:,2),'r:','LineWidth',1.5);
else
fprintf('Combination of links fails at degrees %6.1f\n',th2);
end
axis equal
axis ([-100 100 -100 100])

grid on

我們以drawslidIC做動畫,已觀察IC的位置
呼叫為:
for i=0:10:360
drawsldIC([0 33 38 0],0,i,1,0)
pause(0.1)
clf
end;
動畫如下:


[分析]
首先,滑塊機構中IC 12、23、34、14為四個基本瞬心,然而本機構中IC14在無限遠處,所以我不標出。

又瞬心IC12固定在O點,恆不動

瞬心IC24及13隨PQ點改變
我們可以觀察驅動桿的角度的改變造成IC24及13的改變
0<theta2<90:
IC24及IC13在OR上方
90<theta2<180:
IC24及IC13分別位於OR兩側(IC24在OR上方,IC13在OR下方)
180<theta2<270:
IC24及IC13分別位於OR兩側(IC24在OR下方,IC13在OR上方)
270<theta2<360:
IC24及IC13在OR下方

沒有留言: